7 月盛夏,从长江之畔江苏泰州到祁连山麓甘肃武威,一场跨越千里的“党建引领、科技赋能、同‘甘’共富”的“强国行”专项行动在河西走廊徐徐推进。作为教育部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和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创建单位,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动物科技学院草食动物科学党支部奔赴甘肃,围绕“校企合作、校校协同、校地共建、全国联动”四条主线,打出组合拳,为东西部职业教育协作和乡村振兴写下新的注脚。
校企合作:把课堂搬进羊舍,把标准落到饲槽
党支部指导“实‘甘’推普 共‘肃’振兴”实践团入选2025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团队,7月8日,团队一行10人赴甘肃健农福欣农牧有限公司开展“技术服务进‘农’家 同‘甘’共‘富’新征程”活动,围绕TMR精准饲喂、青贮pH值调控等关键环节,开发“顺口溜教学+方言纠错”课程包,技术骨干、饲养员、直播销售员分类培训,将推普课堂搬进养殖车间,用“语言+技术”的双重赋能助力乡村振兴。
校校协同:东西部携手,打造职教共同体
在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支部与畜牧科技学院教师党支部在黄羊镇签署《党建联建共建协议》。两校以“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发展共促”为原则,共建课程教材、共育技术技能人才、共推科技服务、共抓科研攻关,着力打造东西部职业教育协作新范式,为西部地区现代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引擎”。签约仪式结束后,党支部联合“实‘甘’推普 共‘肃’振兴”实践团开展“‘声’动未来,‘普’助振兴”主题活动,两校师生代表100余人以青春之声致敬抗战胜利80周年,共读《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共上《弘扬“三个不相信”精神,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主题团课,让抗美援朝特级英雄杨根思的英雄誓言与新时代乡村振兴任务同频共振。
校地共建:一纸协议连两地,一条产业富万家
在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定宁镇双庙村,双方签订党建共建协议。双方锚定肉羊主导产业,确立“政治理论共学、优势资源共享、实践活动共办”机制。签约当日,在党支部书记刘海霞的带领下,党员教师深入养殖场开展现场教学,围绕饲料精准配比、常发疫病防控等关键技术,为12个家庭农场、7家养殖合作社提供“把脉问诊”,实现“支部搭台、专家唱戏、群众受益”,助力村集体和农户“双增收”。党支部联合“实‘甘’推普 共‘肃’振兴”实践团开展入村调研、资助政策宣讲、反诈宣传、红色故事宣讲、童声课堂等特色活动,服务留守老人、儿童近100人。
全国联动:加盟“强国行”联合体,放大示范效应
党支部党员教师参加在成都召开的农业“强国行”专项行动全国党建联合体成立大会,支部作为副理事长单位加入农业“强国行”专项行动全国党建联合体。支部将依托联合体平台,牵头实施“智能畜牧装备”党员攻关项目,共建“课程思政工作坊”,对接产业链党组织推动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以项目化、品牌化、长效化路径落实《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
专项行动期间,党支部书记刘海霞带领党员教师丁晶、王莉等骨干,把讲台搬到羊舍、把科研做在牧场、把服务送进农户。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草食动物科学党支部以 7 月专项行动为缩影,探索出一条“党建链”赋能“产业链”、带动“人才链”、激活“创新链”的兴农之路,为全国涉农高校党支部服务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江苏样板”。
请勿发表广告或无关留言 |